不少人認為流汗越多,代表越能瘦下來,變得更健康。究竟兩者有否關聯?今天就來破解流汗的迷思。
「流汗越多有助於減肥」只是假象,出了一身汗水後量度體重時,體重下降請別太急高興,因為運動後吸收了澱粉及蛋白質便會被打回原型。同時,流汗與新陳代謝其實沒太大關係,反而跟體溫、汗腺、疾病較有關連。如果強迫身體大量排汗,不僅易疲倦、口乾、食慾差或胸悶胃脹,甚至隨著汗水,會帶走身體所需的礦物質。
如果天氣明明不熱,也沒進行劇烈運動或體育項目,卻無故狂飆汗,這時請注意以下5種現象,因為有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號!

過度疲勞
體能較差的人容易感到疲倦,一活動就氣喘吁吁、滿身大汗。建議要注意保暖、少喝冷飲,多進食溫熱的食物。

火氣太大
愛吃重口味、麻辣、油炸食物的人,易感到口渴,長期下來便很易火氣大、莫名冒汗。

盜汗
在晚上睡覺時容易出汗(俗稱「盜汗」),建議多吃蔬果、少吃油炸、辛辣類食物,且經常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過於起伏。

濕氣太重
如果額頭容易出汗,從中醫角度來看是身體濕氣重,建議多吃利水去濕的食物,例如:冬瓜、薏仁等,飲食多以清淡、健康為主。

疾病
多汗症、糖尿病、甲狀腺亢進、感冒等症狀,會導致身體無法適當調節內外溫度,容易大量冒汗,而且大多是冷汗。建議要盡快求醫,才能對症下藥。
